可能因为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样式,您可以更新您的浏览器到最新版本,以获取对此功能的支持,访问下面的网站,获取关于浏览器的信息:
[1]郭继鸿. 心电图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3-1274.
[2]刘晓健,胡晓晟. 起搏器感知功能过度的几种表现形式[J].心电学杂志,2004,23(4):237-239.
[3]王斌,郭继鸿. 起搏心电图(II) VVI起搏心电图[J].心电学杂志,2002,21(1):43-47.
[4]耿仁义,朱中林.人工心脏起搏心电图[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370-373.
[5]卢喜烈.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800.
[6]郭继鸿.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1-802.
[7]邓靖,兰海照.68例永久起搏器动态心电图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1,10(5):389.
[8]耿仁义,朱中林,陈光群,等.动态心电图诊断起博器功能异常的意义[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8,12(1):28-30.
[9]冯晓霞.动态心电图在起博器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0):1617-1619.
[10]耿仁义,朱中林,李伯君.起博器感知功能异常的诊断和处理[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7,1(2):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