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杂志》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pacing 的文章

1 右室间隔部起搏新进展
吴 宾1,孙述昱2,樊苗苗1,袁 铭1,易 甫1
2018年第1期 [103-106,112][摘要](920)()
2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损伤电流变化
杨 军,金 艳,陈 英,黄 强,徐 欣,曹佳宁,杨承健
2017年第4期 [452-454,459][摘要](767)[pdf 970KB](613)
3 主动固定电极3830与传统主动电极的比较研究
赵 辉,王 波,王莹惠,李述峰,栾 颖
2017年第2期 [176-179][摘要](766)[pdf 885KB](622)
4 不同永久起搏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的损伤电流变化
杨 军,曹佳宁,陈 英,金 艳,黄 强,徐 欣,杨承健
2016年第6期 [683-685][摘要](856)()
5 右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影响的比较
韩 凯,张海成,肖世南,董卫锋,鲁莉萍
2015年第3期 [291-293][摘要](876)()
6 右心室心尖部不同起搏比率与左心室大小可能有关联
刘晓辉,张 博,于晓峰,谭 虹
2015年第2期 [169-171][摘要](733)()
7 阿托伐他汀对伴有高血压病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双腔起搏疗效的影响
魏子秀1,孙 辉1,张 梅2,孙晓斐1
2014年第6期 [676-679][摘要](865)()
8 起搏器植入术后有症状患者起搏参数优化和程控
李 萍,宫剑滨,王立军,张启高
2014年第6期 [669-672][摘要](920)()
9 经食管心房调搏对隐匿性房室旁道的定位诊断价值
彭伟华,韩宏伟,王三娣,尚小珂,闻 捷,彭 婷
2014年第1期 [60-63][摘要](840)()
10 右室高位间隔部与心尖部VVI起搏对左心功能及三尖瓣返流影响的比较
张 博,江 珊,刘华子,朱 进
2013年第5期 [561-563][摘要](882)()
11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邵 山,王小青,钱 波,孙建辉
2013年第5期 [558-560][摘要](1003)()
12 经食管心房调搏对不同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
彭伟华,韩宏伟,王三娣,闻 捷,尚小珂
2013年第4期 [421-423][摘要](832)()
13 起搏依赖患者长期右心室尖起搏致起搏诱导性心肌病临床分析
王秋林,周 鹏,蔡国才,蒋利成,李文章,蒲 静,梁登攀
2013年第2期 [200-203][摘要](881)()
14 闭环刺激双腔起搏器防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疗效观察
萧钟波,孟素荣,邹云新,赵冬华,刘福强,李 岩,彭 健
2013年第1期 [43-046,050][摘要](1178)()
15 兴奋β3受体对快速心房起搏家兔心房肌细胞ICa,L的影响
左瑞平,于佳慧,赵 静,李为民
2013年第1期 [6-009][摘要](1026)()
16 双心室起搏再同步治疗1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疗效
任保军,王悦喜,于赛华,阿 荣
2012年第6期 [729-731,734][摘要](1164)()
17 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262例分析
张海成,张晓琴,肖世南,韩 凯,董卫锋,鲁轩浩
2012年第5期 [622-624][摘要](1000)()
18 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技术鉴别Mahaim纤维
石铭宇,谷宏越,梁兆光,曲秀芬,郑 蕾
2012年第2期 [222-226][摘要](974)[pdf 2153KB](553)
19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时向民1,王玉堂1,单兆亮2,杨庭树1
2012年第1期 [78-81][摘要](1027)[pdf 858KB](649)
20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房颤动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
鲜玉琼,郑昌柱,金 环,陈 静,王玉华,徐迎辉,居海宁
2011年第6期 [770-774][摘要](1224)(14)
21 脑钠尿肽作为起搏器植入心力衰竭患者筛选指标的临床意义
周 缨1,陈宗建2
2011年第6期 [758-760][摘要](1231)(18)
22 心房颤动患者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的观察
鲜玉琼,郑昌柱,金环,汪卫东,施倩,徐迎辉,王玉华
2011年第4期 [475-][摘要](1612)[pdf 1211KB](6758)
23 不同方式起搏后人心房压力和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变化
杜荣增1,邱建平1,廖德宁2,任雨笙2,张家友2,朱华1,汤永庆1
2010年第6期 [881-883][摘要](1447)()
24 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比较
冯霞1,崔俊玉2
2010年第4期 [581-583][摘要](1141)(1)
25 永久性心脏起搏对血浆脑钠尿肽的影响及贝那普利的干预作用
田飞飞1,孙晓斐2,武宗寅2,杨建2,魏子秀2
2009年第5期 [678-680][摘要](1327)(1)
26 右室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比较
韦彩雯,毛家亮,何奔,郝静
2009年第4期 [528-530][摘要](1231)[pdf 710KB](744)
27 快速起搏心房肌细胞中MAPKs表达的变化
程伟,肖颖彬
2009年第3期 [300-303][摘要](1294)(3)
28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观测
刘庆军1,钱剑峰1,刘峰1,茹铁周1,潘文1,毛家亮2
2008年第6期 [773-775][摘要](1427)[pdf 714KB](805)
29 超速起搏预适应的延迟保护与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吴立春1,陈国桢2,方中良1
2008年第6期 [678-681][摘要](1211)[pdf 1019KB](687)
30 双极食管心电图对间隔部隐匿性旁路的诊断价值
周宁1,陈曼华1,罗洪波1,王琳2
2008年第3期 [348-350][摘要](1499)[pdf 756KB](814)
31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和心电图的影响
周宁1, 陈曼华1, 罗洪波1,王琳2
2008年第1期 [80-82,86][摘要](2268)[pdf 1197KB](1394)
32 中老年起博器植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邓晓莉1,朱永胜2,乔怀宇1
2007年第5期 [593-595][摘要](1437)[pdf 757KB](849)
33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王蔚,孟素荣,陈哲明,阮发晖,杨溶海
2007年第2期 [226-229][摘要](1441)[pdf 1151KB](841)
34 青年军人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的无创性电生理研究
丁仲如1,黄国明1,王洪如1,乔怀宇1,涂小文1,邓小丽2,涂怀军2
2006年第4期 [447-450][摘要](1452)[pdf 912KB](832)
35 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近期疗效
张清,王海昌,刘兵,李伟杰,程何祥,李成祥,李媛,王小燕
2006年第2期 [214-215][摘要](1594)[pdf 563KB](752)
36 食管心房调搏自动诊断系统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乔怀宇,黄国明
2006年第1期 [92-94][摘要](1183)[pdf 720KB](690)
37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安置双腔起搏器初期起搏模式的选择
寿锡凌,吉海鸣,崔翰斌,陈新义,梁磊,官功昌,樊应书
2006年第1期 [83-86][摘要](1200)[pdf 830KB](706)
38 阈下条件电刺激对患者心脏不应期和起搏节律的影响
李迪俊1,邱汉婴2,易卫平2, 陈有仁2
2005年第2期 [129-131][摘要](1114)[pdf 789KB](731)
39 电紧张调整性T 波改变的临床观察
阴彦龙1,张东成1,张明德1,韩宇娟1,李海英2,王祖禄3
2004年第6期 [556-557,559][摘要](1006)[pdf 768KB](701)
40 卡托普利对家兔快速心房起搏所致电重构的作用及其机制
张家明1, 于世龙1,李大强1,冯义伯1,曹林生1,胡还忠2
2004年第3期 [201-203,208][摘要](1064)[pdf 390KB](729)
41 射频消融前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对阵发性室上速的诊断价值
郑方胜,刘松,辛辉,赵强
2003年第5期 [437-439][摘要](1052)[pdf 194KB](706)
42 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宋耀明,黄岚,李爱民,耿召华
2003年第5期 [420-422][摘要](1163)[pdf 183KB](733)
43 腔内心电图指导床旁紧急临时起搏
夏云峰,刘润梅,翟红霞,殷亚昕,罗北捷,黄党生
2003年第4期 [324-325][摘要](1043)[pdf 109KB](768)
44 静脉注射腺苷在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的价值
张文君,王兴元,张清,贾国良,李兰荪,王海昌,张殿新,何争
2003年第2期 [124-125,128][摘要](904)[pdf 113KB](653)
45 右室单双部位起搏对心功能和QRS宽度的影响
朱参战,张全发,崔长琮,薛小临,傅文,刘维维,刘引会,徐琳
2003年第1期 [25-27][摘要](997)[pdf 119KB](747)
46 长期随访病窦综合征患者单腔心房或单腔心室起搏后心衰与超声心动图变化
张 清,王海昌,张殿新,李 媛,王小燕
2002年第6期 [515-517][摘要](1215)[pdf 193KB](746)
47 乙酰胆碱诱发犬急性心房颤动模型的研究
杨诏旭1, 蔡振杰1, 王跃民2, 张晓东2, 周更须1
2002年第3期 [195-198][摘要](1074)[pdf 291KB](814)
48 起搏法定位不同类室速起源点正确性的实验研究
何 勇, 杜日映, 郑强荪, 高敏娟, 王 毅
2001年第6期 [430-432][摘要](1135)[pdf 192KB](727)
49 二维超声观察AAI与VVI起搏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宾建平1 李崇信1 陆 洁1 刘 俭1 陈厚柏1 段云友2 曹铁生2
1997年第3期 [149-151][摘要](1023)[pdf 188KB](779)
50 犬室性心动过速时较好压力指标的研究
钟敬泉 张 运 张 薇 张 梅 隋树建 范觉新 陈明友 秦绪光
1995年第3期 [160-162][摘要](982)[pdf 412KB](689)
51 Pv1-PE时距在室上速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钱大慈 杨显祖
1995年第1期 [29-32][摘要](919)[pdf 457KB](655)
52 无创性胸壁皮肤电极心脏起搏的临床观察
孙济川 田清海 朱参战 董 新 段宗明 党寅虎
1994年第4期 [195-199][摘要](1085)[pdf 534KB](653)
53 房室结双径路及有关问题的研究
杨晓明 杨回珍 李佛庭
1994年第2期 [72-75][摘要](981)[pdf 465KB](672)
54 ATP终止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与电生理观察
刘仁光1 邹路云1 刘爱纯1 李 莉1 冯国珍1 杨增颜1 闫 涛1 刘俐纯2
1994年第1期 [1-3][摘要](947)[pdf 422KB](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