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杂志》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angiography 的文章

1 双源CT冠脉造影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周 逸,陈曼华,戴 睿,周 炜,郭彩虹
2017年第6期 [701-704][摘要](881)()
2 血管内超声与定量冠脉造影应用于冠脉临界病变诊治的比较
刘 弢,李 阳,樊泽元,简新闻,季汉华
2017年第3期 [342-345][摘要](713)[pdf 895KB](799)
3 不同血压水平与冠脉病变及临床事件的相关性
王宗方,柏 战
2017年第3期 [325-328][摘要](760)[pdf 892KB](630)
4 大样本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相关因素分析
王 帅1,2,薛 强1,刘 毅1,关 欣1,陶 凌1
2017年第2期 [180-183][摘要](877)[pdf 890KB](798)
5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等危症患者诊断心肌缺血的价值
李建龙1,张 虹2,张变花2,黄晋喜2,曹向红2,孙 帅2,姜 峰1
2016年第5期 [568-572][摘要](866)()
6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
周 琪1,梁有峰2,丁汝跃2,张 艳1, 涂 吟1
2016年第3期 [299-301,308][摘要](924)()
7 老年疑诊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因素
陈学智,唐 强,王 智,曲华清,唐群中,颜 东,史震涛
2016年第2期 [170-174][摘要](836)()
8 经左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研究进展
夏思良,张小兵,周建松
2015年第6期 [725-728][摘要](826)()
9 临床检验指标联合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聂 晨,丁进叶,方 冬,龚 斐,干学东,任江华
2015年第5期 [603-605,612][摘要](958)()
10 心肌桥近端并发冠心病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张 剑,荆全民,王效增,马颖艳,王 耿,刘海伟,韩雅玲
2015年第2期 [190-193][摘要](879)()
1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并发焦虑障碍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刘 燕1,张焕轶1,王爱萍1,候 瑞1,王华义2,尹鲁骅1,米培燕1
2015年第2期 [182-185][摘要](930)()
12 心电图II、III、aVF导联病理性Q波对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判定价值
颜昌福,艾 民,夏福纯,周双陆,贺 剑,李翠萍
2015年第2期 [172-174][摘要](880)()
13 Fielder XT 导丝在功能性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的应用
赵慧强,陈 晖,李虹伟,李东宝,姚道阔,王 雷
2014年第2期 [171-173183][摘要](1082)()
14 经右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连同肾动脉造影的体会
张施明
2014年第1期 [74-76][摘要](955)()
15 冠状动脉室间隔支影像学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关怀敏1,解金红1,陈玉善1,罗明华1,王 贺1,朱明军1,胡天勇2
2014年第1期 [50-52][摘要](969)()
16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因素
潘慧超1,刘建平1,张丽华2,金 艳3
2013年第6期 [657-660][摘要](890)()
17 Flash双源CT冠脉成像联合双能量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郝志茹1,赵瑞平1,宋志军2
2013年第4期 [466-469][摘要](995)()
18 长期饮酒对男性冠状动脉内径及血流的影响
韩 凯,张海成,肖世南,董卫锋
2013年第2期 [217-219][摘要](939)()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糖尿病患者GRACE评分的临床意义
邱 蓉,李雪玲,李 群
2013年第1期 [51-053][摘要](1279)()
20 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CTA成像
何雯雯 综述,黄 伟 审阅
2012年第1期 [123-126][摘要](1146)[pdf 960KB](796)
21 双源CT对冠状动脉支架靶血管再狭窄的诊断价值
侯 勇1,王联发1,朱有志2,周文兵1,纪勤炯1,李 华1,廖文彬2
2012年第1期 [103-106][摘要](1188)[pdf 881KB](777)
22 心电图改变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
王小兵
2012年第1期 [50-53][摘要](1449)[pdf 856KB](947)
23 64层CTA结合血清MMP-9、sCD40L评价冠脉临界病变斑块成分及稳定性
任 丽1,王 阶1,冯 玲1,赵 晶2,康德强2,刘贵建3,冯 雪3
2011年第6期 [790-793][摘要](1110)(14)
24 运动平板试验Duke评分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价值
王爱萍1,马 明2,侯 瑞1,张焕轶1,吴 云1,李惠娟1,宋 玮1
2011年第6期 [763-766][摘要](1637)(18)
2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氮末端脑钠尿肽原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王爱萍1,张焕轶1,杨曙光2,吴 云1,王咏梅1,张代民2
2011年第5期 [629-632][摘要](1326)[pdf 907KB](846)
26 心电图、心电向量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任春霖1,卢小伟1,邱代洲2,李东峰1
2011年第4期 [521-][摘要](1557)[pdf 973KB](6835)
27 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症老年患者颈动脉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病变有相关性
苏绍萍1,刘丽凤2,王一茹2,白静2 ,陈杰2,王禹2
2011年第4期 [515-][摘要](1673)[pdf 799KB](6802)
28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何星,林国生
2011年第4期 [493-][摘要](1631)[pdf 729KB](6877)
29 冠心病患者血浆瘦素与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的相关性
王先梅,武力勇,杨丽霞,齐峰,郭传明,徐亮
2011年第3期 [336-339][摘要](1302)[pdf 910KB](876)
30 主动脉瓣钙化与冠心病有关联
龚东1,楼建英2,彭健1,张伟2,王达理2,钱维源2
2010年第6期 [922-924][摘要](1401)()
31 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冠状动脉肌桥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孙鸣宇,韩雅玲,王守力,荆全民,王效增,陶杰
2010年第6期 [909-912][摘要](1351)()
32 犬冠状动脉脂肪栓塞引起慢/无血流模型的建立
潘侨,程何祥,郭文怡,李飞,李虎,程康,张荣庆
2010年第6期 [860-863][摘要](1345)()
3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吴长燕,陈方,张维东,李海宴,高阅春,张晓玲
2010年第4期 [560-562,568][摘要](1221)()
34 经股动脉无肝素及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比较
周赟,王骏,张雁,黄少华,王鸣和,唐琦,吴雯静
2010年第3期 [428-429][摘要](1146)()
35 脑梗死患者隐匿性冠心病的相关因素
刘松岩1,韩凤英2,李毓忠1,聂新乾3
2010年第3期 [421-424][摘要](1212)()
36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判定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
郭进利1,高传玉2,李牧蔚2,杨蕾2
2010年第2期 [255-257][摘要](1263)()
37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李丽,高大胜,蔡鑫,胡司淦
2009年第5期 [727-729][摘要](1374)(1)
38 两种方法控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的比较
李学文1,赵玉娟2,赵季红1,姜铁民1,冯凯琳3,顾欣3,孟凡超1
2009年第5期 [706-708,711][摘要](1398)(1)
39 老年肾动脉狭窄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
殷亚昕,夏云峰,刘润梅,翟红霞,李良,张津津,陈海威
2009年第4期 [523-524][摘要](1330)[pdf 534KB](828)
40 联合踝臂指数和钙化积分判定老年冠脉3支病变的价值
蓝运竞,杨成明,王旭开,曾春雨,方玉强
2009年第3期 [403-406][摘要](1508)(13)
41 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及血流评价
刘涛,刘正湘,文莎,左后娟,刘少文,向守贵
2009年第3期 [358-361][摘要](1446)(7)
42 自拟简易评分法与现行3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评分法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
李丽,高大胜
2008年第6期 [732-733739][摘要](1692)[pdf 742KB](835)
43 中医络风内动证的病变特征和炎症标志物的检测
王显,胡大一,沙鸥
2008年第5期 [619-621,626][摘要](1468)[pdf 905KB](963)
44 OGTT正常、异常及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征比较
刘瑛琪,王晓非,高铁山,赵京涛,刘欣波,彭佑华
2008年第5期 [613-615][摘要](1759)[pdf 703KB](1001)
45 冠脉介入术后Boomerang血管封堵器与人工压迫止血的对比分析
张海涛,朴龙松,龚积艳,黄丛春,罗惠兰,刘朝中
2008年第4期 [461-463][摘要](1594)[pdf 746KB](1028)
46 冠心病并发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
李晶玮,赵敏,杜凤和,徐秀英
2008年第4期 [457-460][摘要](1481)[pdf 899KB](861)
47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不典型胸痛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周逸1,陈曼华1,王翔2,熊才金1
2008年第1期 [91-94][摘要](2204)[pdf 1152KB](1318)
48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的影响
夏豪,谭安安,周桃,胡波
2008年第1期 [49-50,57][摘要](2549)[pdf 749KB](1701)
49 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介入术中应用微球囊导管远段血管造影术
吕安林1,张晶2,刁繁荣1,李军杰1,胡小菁1,张薇1,胡艳1
2007年第6期 [682-683/691][摘要](1569)[pdf 2282KB](800)
50 冠心病患者冠脉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心率震荡斜率相关
周奋1,胡申江2,孙磊2
2007年第5期 [575-577][摘要](1451)[pdf 776KB](943)
51 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指标对冠心病多支病变诊断价值的比较
贾如意1,张建华2,薛建峰1,姜婕1,王涛1,虞化鹏1,柳翠霞1,殷洁1
2007年第4期 [448-451][摘要](1462)[pdf 888KB](898)
52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TIMI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华宁,唐发宽,钮炜西,方智,陆宏
2007年第4期 [445-447][摘要](2308)[pdf 758KB](1308)
53 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
李良1,夏云峰1,刘润梅1,边宏宇2,翟红霞1,殷亚昕1,张津津1
2007年第3期 [332-334][摘要](1428)[pdf 967KB](793)
54 16层螺旋CT判别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
杨志明1,李海文1,康玉明2,3,肖传实1
2006年第6期 [694-696][摘要](1396)[pdf 894KB](954)
55 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江时森,黄浙勇
2006年第5期 [536-538][摘要](1505)[pdf 704KB](814)
56 运动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张杰,杨曙光,苏玉文,张燕,栾兆生,周雯
2006年第3期 [332-333][摘要](1475)[pdf 568KB](902)
57 主动脉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刘晓辉,孙玉兰,吴鹤
2006年第3期 [314-317][摘要](1403)[pdf 903KB](859)
58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作用的再探讨
张铭,周胜华,吴旭斌,方臻飞,成威
2006年第2期 [225-227][摘要](1541)[pdf 759KB](927)
59 高血压病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董玉梅,李学奇
2006年第2期 [222-224][摘要](1391)[pdf 729KB](843)
60 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报因素
金振晓1,赵蕾2,薛卫斌1,辛梅1,徐燕华3,易定华1
2006年第2期 [201-204][摘要](1483)[pdf 878KB](779)
61 糖尿病对冠状动脉狭窄左室舒张末压的影响
汤沂, 江时森, 黄浙勇
2005年第6期 [570-572][摘要](1143)[pdf 715KB](715)
62 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与冠状动脉病变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
安家晨,曾秋棠,曹林生,冯义柏,王祥,李大主
2005年第4期 [353-355][摘要](1110)[pdf 751KB](722)
63 介入技术建立心肌梗死猪动物模型
李虎,贾国良,王海昌,郭文怡,李伟杰,秦涛
2005年第4期 [334-336][摘要](1130)[pdf 1426KB](677)
64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两种止血方法的比较
王晓燕,王海昌,曹丰,党米禅,李成祥
2005年第3期 [258-259][摘要](1332)[pdf 578KB](815)
65 单纯右冠状动脉狭窄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黄浙勇, 江时森, 汤沂
2005年第3期 [253-255][摘要](1525)[pdf 711KB](798)
66 高血压病眼底血管造影定量指标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关
慈书平, 戴煌, 胡仁学
2005年第1期 [58-60][摘要](1130)[pdf 691KB](764)
67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其与某些指标的相关性
杨爱芳,刘明远,王长谦,丁弘毅,谢秀兰,徐依敏,黄定九
2005年第1期 [37-][摘要](1185)[pdf 769KB](760)
68 分析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心电图的特点
王银娣,王道歌,伏静缓,宁金民
2004年第4期 [367-368][摘要](1009)[pdf 154KB](689)
69 电子束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对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易甫1,吕安林1,贾国良1,郑敏文2
2004年第4期 [332-334][摘要](980)[pdf 281KB](819)
70 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刘海伟1, 韩稚玲2,王效增2,荆全民2,王守力2,裴兆辉3,赵连友1
2004年第3期 [247-249][摘要](1154)[pdf 291KB](804)
7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及冠脉造影的分析
夏云峰,罗北捷,刘润梅,翟红霞,殷亚昕,黄党生,李平生
2004年第2期 [156-157][摘要](1124)[pdf 76KB](814)
72 电子束CT血管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与术后随访价值
郑敏文,孙立军,宦 怡,葛雅丽,赵宏亮,白桂琴,李 剑
2004年第1期 [67-70][摘要](1052)[pdf 492KB](772)
73 可疑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观察
李成祥1,郭新红2,李虎1,栾荣华1,李伟杰1,秦涛1,王琼1,郭文怡1,贾国良1
2004年第1期 [55-56,59][摘要](1231)[pdf 110KB](793)
74 血清总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孙全格1,童文玲1,武文1,郑强荪2,柳荫2,薛玉生2
2003年第5期 [432-433,436][摘要](1048)[pdf 152KB](760)
75 冠状动脉病变早期临床诊断的多因素分析
李海斌1,陈士良2,李志樑1
2003年第4期 [333-335][摘要](952)[pdf 139KB](739)
76 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的冠心病患者62例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钱伟1,王效增2
2003年第4期 [319-320][摘要](1102)[pdf 99KB](1037)
77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夏云峰,罗北捷,刘润梅,翟红霞,殷亚昕
2003年第2期 [147-148][摘要](909)[pdf 70KB](726)
78 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王兴祥, 周利龙, 冯义柏, 曹林生, 曾秋棠, 程龙献
2002年第6期 [485-487][摘要](1104)[pdf 133KB](805)
79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夏云峰,罗北捷,刘润梅,翟红霞,黄党生,沈 东,张许文,易 周
2002年第5期 [399-401][摘要](1041)[pdf 245KB](779)
80 超声心动图在Amplatzer 法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中作用的评价
王树祥, 张玉顺, 代政学, 李 寰
2002年第3期 [247-249][摘要](1423)[pdf 246KB](862)
81 冠心病并发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曾国彬, 张玉顺, 贾国良
2002年第1期 [35-37][摘要](1244)[pdf 297KB](820)
82 无创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冠心病的关联性
刘建平, 梁春香, 牟楠楠, 曲 歌, 尤乃祯
2001年第6期 [446-447][摘要](1113)[pdf 161KB](691)
83 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对细胞粘附分子CD11b 水平的影响
王海燕, 李 虎, 贾国良, 郭文怡, 李伟杰, 李 飞
2001年第4期 [249-250][摘要](1112)[pdf 214KB](732)
84 冠状动脉造影和PTCA术对冠心病纤溶活性的影响
邱建 1,罗炎华2
2001年第2期 [141-143][摘要](1015)[pdf 121KB](794)
85 5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
李寰,张玉顺,贾国良
2001年第2期 [135-137][摘要](983)[pdf 112KB](775)
86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陈士良, 冯胜强, 沙杭, 张清华
2000年第5期 [377-378, 381][摘要](1113)[pdf 107KB](768)
87 老年心房纤颤与冠心病
薛玉生, 杜日映, 张利华, 谢伯雅, 杨欣国
2000年第2期 [98-99][摘要](992)[pdf 79KB](717)
88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初步观察
尚玉琨 乔宏庆 侯英萍 刘长滨 陈 敏 张新睿
1997年第2期 [81-84][摘要](969)[pdf 273KB](785)
89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与核素心肌断层显影及冠脉造影的对比
李维绥 郑 勇 林 明 蔡洪斌
1996年第4期 [207-210][摘要](1258)[pdf 283KB](743)
90 冠心病患者高频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龚卫琴1 崔致贤1 张阳阳1 臧益民2
1995年第3期 [157-159][摘要](1034)[pdf 406KB](720)
91 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刘金耀1ⅹ 钱蕴秋1 臧益民2 周晓东1 朱妙章2 王跃民2
1995年第3期 [137-141][摘要](1128)[pdf 492KB](732)
92 放射性核素造影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及心功能评价
佟万仁 王宇玫 刘廷茂 刘润梅 王云翔
1995年第2期 [65-69][摘要](957)[pdf 530KB](681)